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2014年普通高考(四川卷)化學學科試題,依據(jù)《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診斷大綱》、《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診斷(四川卷)診斷說明》;堅持“有利于科學選擇人才,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發(fā)展,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的命題原則,體現(xiàn)高中新課程理念,力求“穩(wěn)中有進、穩(wěn)中有新”。試題知識覆蓋面廣、思維容量適中、設問層次清晰、難度適當,具有原創(chuàng)性。試題反映了能力立意的命題思想,通過對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的考查,診斷考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潛能。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落實雙基,突出主干
試題突出主干、重視教材、注重落實雙基,對中學化學教學具有良好導向作用。
試題涵蓋了學科主干知識,知識點分布合理,覆蓋面廣。重點考查了化學用語、常用計量、化學與生活、物質分類、物質結構與性質、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反應能量與熱化學、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以及電化學等化學理論知識;通過氫、碳、氧、氮、鎂、硫、氯、鋁、鐵、銅等元素考查了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有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考查考生對烴、鹵代烴、醇、醛、酸、酯等有機化合物結構及性質的掌握;以硫代硫酸鈉的制備為背景,考查了化學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基本操作、離子的檢驗方法、物質的分離提純以及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等;通過主、客觀試題考查了考生運用守恒原理進行的能力。
試題聯(lián)系教材,增加了從教材選取素材的力度,突出了教材的作用,對中學教學中合理使用和開發(fā)課程資源,避免題海戰(zhàn)術起到良好導向作用。如第1題涉及的有關物質的應用;第4、5題選自教材中的科學探究;第4、9題選自教材中的實驗;第3、4、11題中的部分設問來源于教材和功課題目。
情境新穎,強調應用
試題注重在新的應用情景中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學習化學的價值。
試題以數(shù)據(jù)列表、結構模型、實驗裝置圖、合成路線圖、工藝流程圖等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形式多樣。如選擇題第4題的實驗表格;第7題的數(shù)據(jù)表格;第8題的晶胞結構圖;第9題的實驗裝置圖及【查閱資料】的陌生信息;第10題的有機物合成路線圖;第11題的工業(yè)生產的簡化流程圖等陌生情境、信息。
試題的情境來源于社會生活和科技前沿。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關注化學的應用和科學價值,激發(fā)孩子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感悟化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如第1題化學與生活涉及食品安全;第10題涉及新材料——隱形眼鏡的鏡片材料;第11題繼續(xù)沿襲四川卷試題特點,以化工生產流程為背景考查相關化學知識,試題以電池材料MnO2的制取簡化流程為背景涉及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資源的綜合利用、新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等。
重視探究,穩(wěn)中有新
試題體現(xiàn)高中新課程理念,重視實驗探究能力考查。
如第4題涉及物質的性質探究、化學反應原理探究等實驗方案的評價。又如第9題【探究與反思】(1)問考查了考生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問題的能力,力求區(qū)別做實驗和未做實驗的考生,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化學實驗;(2)問設計反思環(huán)節(jié),要求孩子對實驗步驟進行改進,充分體現(xiàn)實驗方法與過程的統(tǒng)一,注重對孩子的實驗綜合分析、評價能力的考查。
總體來說,2014年四川卷化學試題遵循診斷大綱,立足中學化學教材,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緊密聯(lián)系生產、生活和科技發(fā)展實際。試題突出主干,落實雙基,重視能力立意,注重實驗探究能力考查,有利于引導中學化學教學向重基礎、重教材、重實驗、重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