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來自于孩子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卻與孩子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情感因素有很多,學習數學的動機與數學學習價值的認可、對學習對象的喜好、成功的學習經歷體驗、適度的學習焦慮、成就感、自信心與意志等等。其中,對學習對象的喜好也就是學習的興趣又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對學習有直接興趣的孩子極少,而間接興趣是可以通過教師的努力而培養(yǎng)起來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孩子學習教學的興趣,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熱情,當孩子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后,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直至“我樂學”。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間接興趣,帶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談幾點做法。
課堂是一個“小社會”,向孩子介紹數學文化可以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折射到課堂中來,使數學課程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得到褒揚。
首先,通過在課堂教學中貫穿數學史內容,使國際意識和愛國主義得到和諧統(tǒng)一。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在適當時期向孩子講述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名人勤奮學習,攻克數學難題,取得輝煌成就的事例。如南北朝時數學家祖沖之通過艱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數學史上先進次將圓周率到小數點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他提出約率和密率,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較早提出的,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也就是圓周率的祖先。
通過這些事例來激發(fā)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研究學習數學的一絲不茍的精神,鼓勵孩子向偉人學習,學好數學,激發(fā)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
其次,可以通過制作直觀、生動的課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數學審美教育的滲透,提供讓孩子愉悅的課堂教學素材和教學策略,讓孩子真正享受數學,體驗數學美。多媒體課件活潑生動,直觀性強,將數學的簡潔美、和諧美、對稱美、創(chuàng)新美、統(tǒng)一美、突變美很好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可以較大程度地提高孩子欣賞數學美的能力,減輕孩子學習數學的困難,增強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如通過幾何畫板制作正方體的展開圖,可增強孩子對空間圖形的認識和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幾何畫板演示幾何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等運動變化,降低了動感不強的教學難度,提高了孩子對圖形運動變化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通過媒體向孩子展示生活中的數學美,如黃金分割在生活中的應用、中心對稱和軸對稱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等等。
關注上海入學好幫手,或撥打4000-121-121
了解更多入學資訊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