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登幽州臺歌》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的作者是陳子昂。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下面給大家介紹《登幽州臺歌》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幽州臺歌》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給全詩劃分朗讀節(jié)奏。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是一首吊古傷今,吟詠嘆惋的生命悲歌。詩人通過書寫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發(f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請從“古人”和“悠悠”中選擇一個進行解釋。
5、“古人”“來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詩通過采用 _______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調(diào)。
6、“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的“古人”、“來者”具體指代的什么人?
7、“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8、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畫面。(2分)
9、“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10、“念天地之悠悠”寫出了空間的什么特點?
11、“獨愴然而泣下”體現(xiàn)了什么?
12、這首詩在遣詞造句上沒什么特殊之處,千百年來卻一直不減它動人的力量。試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特色。
答案:
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表現(xiàn)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能實現(xiàn)遠大政治理想的悲涼、壓抑感和孤獨感。
3、登樓遠眺,憑今吊古; 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郁(三個詞答對一個即給分)
4、古人:賢明的君主(能禮賢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5、像燕昭王那樣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明君; 孤獨寂寞凄涼; 直抒胸臆;蒼涼悲壯。
6、“古人”指古代惜才愛才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詩人以后的賢明君主。
7、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政治抱負不能實現(xiàn),這使他心情非?鄲。作者俯仰古今,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8、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9、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
10、作者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寥廓綿長,天長地久,寫出了空間的廣闊。
11、作者面對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diào)子,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孤寂。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12、這首詩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處且何去何從的茫然感。它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較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體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來打動人。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登幽州臺歌》練題目及答案.rar |
《登幽州臺歌》練題目及答案-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